<<风起上篇>> 红漆马桶外面光

红漆马桶外面光

江东日报社建立了报业集团,省委决定调熊文到集团担任董事长。

许晴晴想挽留熊文,并和他交换了意见。如果可能的话,新闻文化厅的党组书记与厅长分设,他们两人分别做“党政一把手”。熊文这几年对她的支持,许晴晴心存真挚的感激。

此外,许晴晴了解江东日报社的情况。这也是她挽留熊文的一个原因。

江东日报社表面上看似繁荣,实际上隐藏着很大的危机。建立报业集团,是大势所趋,全国各个省级报社都建立了报业集团,江东省不能落后。省委宣传部已经决定,把几个厅局的报纸或杂志划转到江东日报社,集团很快就形成了。

中国的经济格局和中国的政治格局是十分合拍的,说上就上,说合就合。报业集团一阵风起来了,几十家接踵而至。但真正具有集团优势的,大家心里明白,还只是沿海的那几家报社。

用江东人的俚语说,江东日报社的经济情况是“红漆马桶外面光”。这两年,为了扯起报业集团这块牌子,他们兼并了几家小报小刊,架势是不小的。但不知为何,这些小报小刊,原来活得好好的,虽然说不上大的发展,但维持生计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划入了江东日报社,这些小报小刊就显得生气不足,还没有真正“集团化”,一个个便蔫了似的,一天不如一天,几至于债台高筑,快要到了垮台的边缘。江东省委对此并不知情,领导人听的汇报,历来总是形势大好,成绩是主要的,问题是次要的,而且是暂时的。省委对下级组织是绝对相信的,所以,撑个集团的牌子,是上面需要,下面也需要。至于以后嘛,估计也免不了最后卖掉牌子的命运。但这不是现时当权者考虑的题目。

江东日报社的情况,外人是无法了解的,经济数据对外是绝对保密的。省委宣传部或是省委办公厅也不了解半点。也许了解,也不想承认现实,或者干脆不承认,自欺欺人,大家都高兴,颇有点像安徒生笔下的“皇帝的新衣”,大家彼此彼此,何必要认真去戳穿嘛!

许晴晴觉得,熊文去江东日报社无异于是去踩地雷阵。有道是,门好进,出门难。站在关心同志的角度,她真担心,熊文进去容易,今后要拔腿就很难啊。再说,她与熊文配合得多好,她确实有点舍不得。要找一个这样好的搭档,的确是很不容易的。
但考虑到是提拔重用熊文,是去当主要负责人。许晴晴的劝说,只能点到为止。从大局讲,她要服从省委的决定,还要顾及两家单位的关系。因为从表面上看,新闻文化厅是管新闻的,江东日报社是新闻单位。而实际上, 江东日报社也就是即将成立的江东日报报业集团,是省委直属的事业单位,归省委宣传部代管。新闻文化厅的“管”也只是一个名义而已,甚至连名义也不存在。省委管的事,作为省政府的直属局,想插手也只能是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罢了。

熊文对许晴晴的劝告,也只是点点头,然后摇摇头,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情。

熊文这边在犹豫不决,那边却有人在想方设法地谋取这个董事长的位置。准确地说,他为此活动了一年多时间。

此人是林业厅常务副厅长吕晓波。

吕晓波通过竞争考试进入新闻文化厅几年,到林业厅也有两三年。他现在的工作重心是为自己解决正厅级职务。他先是活动原来的老关系,但他倚靠的副省长已经被交流到外省去了。这几年,他利用姜草阳的关系,往陈远林的门下没有少跑,但眼下陈省长进了班房,想管他也没有了能力。他得知江东日报社建立报业集团的计划后,想杀个回马枪,回新闻文化系统工作。建立报业集团,必定要换班子。报业集团的一把手,应该是个懂经济工作的人物。他当过县委书记,在新闻文化厅和林业厅干过,自认为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他头脑转几转后,热血沸腾起来,少不了往省委组织部多跑几趟。他设法要争取的是,获得董事长这个职位。

吕晓波到底是个有能量的领导干部,他花了很多时间在省委组织部活动,而且得到了几个关键处室负责人的支持。省委组织部几个处长为他策划的是,用竞争上岗的办法,与熊文一争高下。

活动归活动,竞争归竞争,可以利用关系拉点票什么的,但毕竟还是要看实力的。当个副厅级干部,可以通过考试获得,要去主持一个单位的全面工作,不是靠写写画画就能成功的。再加上吕晓波与陈远林的密切关系,省委几个领导人是了解的。就是他们本人不了解,秘书们是了解的。有了这样一层原因,吕晓波竞争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省委彻底否定了组织部某处关于吕晓波出任江东日报报业集团“一把手”的提议,也不用竞争的办法来决定人选。省委决定,省委宣传部一个副部长兼任报业集团的党委书记,也就是挂个名,原来的总编辑还是总编辑,熊文任董事长,主持集团全面工作。

吕晓波失望了,住进了江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从此以后,他逢人就说,自己“没有后台”。并给许多朋友发了一条信息。那信息是:

我们工作没有做好的原因,一是没有后台,像寡妇睡觉,上面没有人。二是政策多变,像妓女睡觉,上面老是换人。三是不团结,好像和自己的老婆睡觉,自己人搞自己人。

他不但发这样的信息,还逢人就讲,好像说段子一样,想逗人发笑。讲多了,别人也笑不起来。关于吕晓波的评论,反而多了起来。
新闻文化厅的干部说:“老吕的嘴巴呀,有点像祥林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