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下篇>> 电子邮件发布的公开信

电子邮件发布的公开信

不知道是黎珺笔记本的事儿保密做的不好,还是有人觉得冯胜林快要垮台了,故意落井下石,在某一个早晨,省委几个工作部门的头头都收到了一封同样内容的公开信。

公开信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的,洋洋洒洒有好几千字,把黎珺笔记本里记录的情况更加扩大和细化,将他们策划的一件件事情原原本本地披露出来,把冯胜林推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这封公开信的作者是一个即将退休的干部,真名真姓。他原来是省委办公厅综合二处的处长,后来下派到清溪市做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他与冯胜林来自一个县,曾经参与过竞争清溪市长,败北以后,一阕不起,只好转到市人大常委会做副主任,今年已经到了换届的时候,即将结束政治生涯。他自称自己写的这封信是告别政坛的“悔过书”。

公开信一开头就直奔主题,这么写道:“我要公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我为参与过这个秘密而感到羞愧。我要把我所知道、我所经历、我所参与的一些事情公布出来,就算是我告别政坛的悔过书吧。”

这封信确实揭露了一个个很多人早已经听闻,却很多人不知道内情的政坛故事。

公开信直言不讳地说,在江东省的干部,有很多小圈子。有点像古代社会的“党争”。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这些圈子组成很明显,大致以南下干部、土改干部、地下党干部、挨整的干部等不同出身划分。南下干部与土改干部属于一个类别,地下党干部和历次运动中受到整治的干部为另外一个类型。大家利益、诉求基本一致,互相之间了解,相互关照。到了改革开放以后,这些圈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老人的离去,原来的类型解体分化了,形成了新的圈子。过去的圈子没有明显的领袖,也没有什么组织形式的活动,不会有经常聚会、也不会有天天的信息交流。他们的经历大体一致,思想认识基本一致,感情上容易沟通而已。换句话说,那时的圈子是大圈子,还不是利益集团。新的圈子就不同了,一般是小圈子,每个圈子大都有一个领袖,也就是利益代表人。他们一般由同乡、战友、同学、校友、上下级,或是外来干部组成。领袖代表圈子里人们的利益,其他人对领袖有一定的依附关系,也就是利益关系和支撑关系。形成这些圈子,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圈子相对稳定,但也有变化,有时也会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这些圈子里的人,经常性地一同出现在酒楼、歌厅、麻将室、洗脚房、按摩厅等等场所,兴趣爱好趋于一致。

公开信的作者称自己就是这些小圈子中的一个。

进入他自己这个小圈子的人,是省委机关大院和省政府机关大院的一些老乡,他们说着同样的方言,喜好同样品味的菜肴。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们都乐意围绕在原来的常务副省长、现任的省长冯胜林的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