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过一句话,形容男人有四种关系最铁。女人之间的关系可能相对简单些。以我的经历,“同过窗”、“共过寝”、“共过事”就是感情最真了。“闺蜜”“闺蜜”,顾名思义,就是在同一个房间生活过的密友嘛。
我的大学同寝经历比较有意思,四年中分别与77、80、81和82四个年级一起生活过,一年换一个年级,因而“闺蜜”众多,尤其与与80、81级的几位交往甚蜜,友谊持续到今天:我们或在QQ上相遇;或在微信上互掐;或者趁着哪位回湘省亲,吆五喝六,实实在在在湘大或者长沙相聚。不夸张地说,有中年妇女的八卦,也有高精尖的话题;有鸡零狗碎的生活情趣,亦不乏境界高远的家国情怀。聚餐、聊天、国粹,时装美食、家长里短到全球大事、宗教信仰、人文关怀,无一不足;放松、放肆、随意、恣意,互捧、互黑、毒舌、整蛊,无一不为。我以为,这种感情的积淀,除了个性相投、兴趣爱好一致、价值取向基本相同外,还主要得益于这所我们曾经同窗、共寝、共事,有些独特甚至还有些土气的学校——湘大。
是的,湘大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它远离城市,远离喧嚣,相对封闭,像世外桃源,也更像“都市里的村庄”——单从取名为 “南阳村”“东坡村”、“北斗村”的教师宿舍区就可激发如此联想。与那些古树参天的名校相比,它也是一所实际建校仅40年的年轻学校。这里的学生不但是受教者,也是它成长的建设者,他们和一大批同样年轻的教师一起,像一群集体劳作的农民,在这个年轻有活力的集体农庄或人民公社里一起建设和见证它的成长。因为这个缘故,在这里成长的年轻一代,没有文革的遗风和勾心斗角,却孕育了一种团结、友爱和互助的气质和精神,人情醇厚,少有世故。这种氛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湘大读过大学的自然不必说,而且我注意到,只要是在湘大工作过,哪怕不是出身于湘大的人,也都会被这种浓氛围感染和熏陶,不管他(她)以后去到其他任何地方,都对这个学校怀有浓郁而深沉的感情。
说到底,一个地方是同这块地方的人联结在一起的。想念这个地方,不单单是想念那里的黄土地、情人坡、一教楼、图书馆、俱乐部、阶梯教室……,更是想念曾在那里生活或者还在那里生活的人们。这大概就是湘大的魅力,湘大人的魅力吧。
一位还在湘大工作的学妹曾在我的微信上留言:如果你想念,我就在三道拱门那里等着……这句妙语既煽情,又深刻,作为我此文的标题再合适不过了。
陈晓红(1979级历史班)
79力学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