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个人的大饭桌
丁刚强他们三人乘坐的吉普车进入朝阳地委的小宾馆,已是下午5时。下车时,见迎面走来一位高挑个儿、面容皙白、脸庞略圆、领导干部模样的中年人,在一帮人前呼后拥下走出大厅。
许晴晴说:“这是地委分管党群政法工作的副书记王志清。”
丁刚强点点头:“听说过。”
许晴晴说:“省委正考虑把他调回省城,莫非去做你们的头?打个招呼,认识认识?”
丁刚强摇摇头:“算了,算了。”他对交际之道没有兴趣,提着行李直朝客房走去。许晴晴无可奈何地摇摇头,然后在丁刚强的肩上重重地敲了一拳。
龚大海的秘书小邱早已订好了宾馆房间。匆匆安定后,小邱说:“龚书记正在和省卫生厅的谢副厅长说话,我们直接去餐厅吧。书记说了,谢副厅长那儿,由吉专员去陪,他过来和大家一起吃饭,边吃边谈稿子。”
餐厅很大,摆上一张可以容纳16个人的大桌子。桌子的转盘也很大,服务员可以很灵活的将菜肴转到每位食客面前。今晚陪同吃饭的,有地委秘书长、宣传部长、朝阳日报社总编辑等。因为丁刚强在座,特地把地区文化局局长也叫来作陪。加上地委宣传部新闻科长、书记秘书和汪洪亮,主宾一共12人,饭桌上并不显得拥挤。
说是边吃饭边谈稿子,其实主要是吃饭喝酒。稿子早就打印好了,许晴晴想做修改,也不过是对字、词、标点符号做点调整而已。丁刚强心想,这记者真好当,既不要带笔和本子,也不要带照相机、电脑,怪不得民间有顺口溜道:“记者不用记,红包代替笔。”这说法挺形象。记者们无所拘束,凭着一张嘴巴,可以走遍天下。怪不得这些年大学的新闻专业一而再再而三地扩招。在丁刚强的眼里,所谓名记者,也不过如此而已。
席间气氛十分热烈,宾主频频举杯。
许晴晴自然成了中心人物。
龚大海亲自为她倒了三次酒,感谢她“把朝阳的经验总结得好,理论文章与新闻报道相得益彰”。
在座的人纷纷发言:“反响肯定不一般。”
丁刚强不敢插话,因为他们的议题与自己无关,不敢乱说。他故意不喝酒,怕兴头来了喧宾夺主,只是悉心地观察席间个人的尽情表演。他心里暗暗佩服这些人的口才,真是一个胜过一个,相互吹捧的话也一句胜过一句,彼此一点也不觉得脸红。
许晴晴连喝三杯白酒后,悄悄瞟了丁刚强一眼,对龚大海说:“我是来请龚书记写文章的,新闻报道的点子嘛,是丁处长出的。要说感谢,丁处长可是点石成金哦。”
丁刚强打心眼里佩服这位交际花的应变能力和善良美意,她是有意让自己这个场合出出场,给龚大海留下深刻印象。他嘴里直说,:“朝阳本来就是出经验的好地方,我与这里有不解之缘。”
龚大海连忙接过话茬,举起酒杯:“那就谢谢丁处长,点石成金呵,大秀才就是大秀才呀。”
秘书长、宣传部长、文化局长也纷纷站了起来,好像都在随着许晴晴的指挥棒转。宴会上喝酒的情绪,顷刻被她调动起来了。
几个人礼貌地一一向丁刚强敬酒致谢。丁刚强觉得却之不恭,只好改变初衷,豪爽地将几杯酒一饮而尽,赢得满堂喝彩。
龚大海用矇眬醉眼对丁刚强说:“你们韩厅长慧眼识英才,丁处长这般年轻就是处长了,看问题尖锐,前途无量呀。”
丁刚强有点激动,居然语无伦次了:“我,小丁,副处长,不是处长。呵,惭愧,惭愧!谢谢龚书记夸奖,请龚书记栽培。”
龚书记也不客套,连声说“好”。
大家说说笑笑,不知不觉过去了三个小时。丁刚强回到房间时,已有了几分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