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省长的小圈子
公开信说,他们的这个圈子形成于他还在省委办公厅当处长的时候。那时候的冯胜林是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冯胜林到省委工作以前,一直很低调的。他是从清江县考入省里师范学院的。因为是学生干部,毕业后留校做学生辅导员。后来正好赶上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提拔知识分子干部的好时期,被选调到团省委当部长、不久后提拔为副书记。从此官运亨通,下派做副专员、专员、地委书记、省会的市长,再到省委工作。虽然他一路风生水起,政绩不凡,但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不过分张扬,在江东省政界很有好的名声。清江县在清江河下游,物产丰富,也盛产干部。这些干部聪明、勤奋,尤其是很会来事,而且互相提携,所以进入省委、省政府机关的清江县干部很多。他们的语言特别,在机关里自成一体,很有老乡观念,彼此见面都要拍拍肩膀以示亲密。冯胜林做了常务副省长以后,省委机关的一帮清江县籍的干部,很自然地经常到他家里走动,渐渐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圈子。清江人除了聪明、勤奋这些有点意外,有个共同的缺点是好表现,换个褒义词而说就是好胜。有了冯省长这个领袖,这个缺点就被张扬放大了。冯胜林不高调,清江籍的干部却很高调。他们要扶持冯胜林做江东省的当家人,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策划,并大胆地实施,并获得成功。
黎珺不是清江人,也不是省委机关的干部。他进入这个圈子,因为自己的妻子是清江人。黎珺和妻子是在读“五大”,也就是干部专修科的时候认识的,他的妻子后来调到朝阳工作。黎珺语言才能非凡,能说一口地道的清江话。他当了县委书记以后,也经常到冯胜林家里走动,因此加入了他们的小圈子。
黎珺参与冯胜林竞争省长的行动,就是在圈子里的聚餐会上策划的。公开信的作者也是实行这个计划的人中的一个。黎珺超凡的思维方式和缜密的做事风格,很使其他清江老乡佩服。
黎珺策划的要点有三个,一是选择一个重大事件发难,正好高速公路跨桥事件提供了天机。二是选择现代的通讯工具作为载体,利用手机信息发布,能够起到广泛而及时的效果。三是选择时间,要恰好在人大常委们投票前不久,太早了怕别人采取防范措施,太晚了火候不够,怕错失良机。
黎珺到底十分老道,对选举这样的事儿研究得十分透彻。他的策划得到老乡们的赞同。大家觉得天时地利人和,样样具备,一定会有东风相助。
至于搜集手机电话号码、关注会议进程,因为关键岗位都有清江人,这些不是难事。临时购买一个手机号码,利用网络群发信息,那是小学生都能够办到的事情。
圈子里的人在人大会前就举杯祝贺道,这样简单的事情,一定志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