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上篇>> 署名权官司

署名权官司

新的一年又来到了。

熊文还是继续“主持”新闻文化厅的工作。

新闻文化厅的工作没有多少起色,新的问题却又出现了。

署名“姜草阳”关于竹简研究的论文,在国家文化部得了奖。

论文署名的作者是姜草阳,得奖的当然是他。

但姜草阳不过出出点子,定个题目,并未动笔写过一个字。若是他还在位、还继续当厅长,也就没有什么问题。现在姜草阳退到二线了,文章又得了奖,署名问题自然提了出来。

提出问题的,当然是姜草阳很信任的江河水等人。他们是文章的起草人,自认为是当然的作者。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他们的成果。

但他们并没有向姜草阳提出来,也没有与新闻文化厅打个招呼,而是直接向法院提起“著作权、署名权被侵权”的诉讼。

这就成了江东省新闻文化界的重大新闻。

如果姜草阳还在位,法院可能不会立案,因为这有损领导干部的形象。就是法院不给面子,省委“有关部门”也会打招呼。现在姜草阳不是领导干部了,不会有政治影响方面的问题。法院很快就立案了。

被告姜草阳深感世态炎凉,决定不应诉,而是请新闻文化厅派员作为代理人出庭。

熊文碍于老领导的面子,做了江河水等人的工作,希望他们撤诉。但他们执意要法庭上见,熊文只好派省文化学会秘书长做姜草阳的个人代表出庭。

法院庭调查很简单,江河水他们把文章的初稿和姜草阳修改的纪录呈上,再简单不过了。审议结果很简单:姜草阳侵权,著作权、署名权属于江河水等三人。法院判决退还获奖证书、奖金,并登报道歉。

被告输了,下一步是如何执行。姜草阳获得的文化部奖金和证书,不得不按判决退还给原告。登报道歉这一条,经过熊文协调,江河水同意放弃。才算给姜草阳厅长大人救了一点点颜面。

有些事,想掩盖,总是掩盖不了,就像水缸里的茄子,压住了这个,那个却又蹦了出来。清溪市的一家晨报,不知从哪里得到这个信息,将这个案子披露出来,虽然当事人用的都是化名,但明眼人知道是咋样一回事。姜草阳的面子输光了。新闻文化厅也成了人们嘲弄的对象,干部们在外面也潇洒不起来,一个个脸上无光。

从此,姜草阳也大门不出了,呆在家中练气功,陪伴黄玉英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