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上篇>> 机关搬迁

机关搬迁

伍月华就任文化艺术基地主任有些时日了。

丁刚强心头不愉快,自打那次竞争失败以后,从此再不到工地和筹备处去,交接手续也干脆免了。

伍月华也不高兴搞什么交接手续,反正有姜草阳亲自去主持会议,宣布他的任职通知。

伍月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原来筹备组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打发走。第一批被打发的自然就是刘明亮和汪洪亮。丁刚强打电话与李远商量他们二人的出路。李远满口答应,找几个领导人说说,应该不成问题。

伍月华到底是在办公室待过多年的人,有一套组织人马的办法。他也按照厅里竞争上岗的办法,选拔了一批自己认为可靠的干部。

在他的大张旗鼓的宣传下,文化艺术基地给所有的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而在外人看来, 这种欣欣向荣是他一个人创造的。以前是否有过丁刚强,谁也感觉不到。

历史就是这样被掩盖得天衣无缝。

丁刚强得到的唯一安慰,就是任萍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阉割历史的人会遭到报应的。”

报应?丁刚强将信将疑。他从来就认为,所谓因果报应,那彻头彻尾是一句自我安慰的话,什么报应不报应,只不过是弱者自欺欺人的解释罢了。

刘明亮借调到省城来了半年多。伍月华到任后他就被“清退”回朝阳地区了。

他不想回朝阳地区。通过李远介绍,刘明亮被调到省政府扶贫办去了。凭借李远的身份,办这种事并不要费什么周折。

汪洪亮也被“清退”了。他找了新上任的东江日报社副总编辑许晴晴,调进报社做起了记者。

丁刚强没有回计划财务处工作,厅里成立了一个搬迁机关大院的领导小组,王志清要他做副组长,专管此事。组长是熊文兼任。他的计划财务处处长职务不必免去。

丁刚强感叹自己总是不务正业,做的总是与计划财务业务没有关联的事情。这些事情并不是自己想干的,但自己无法摆脱。机关里不少人还嫉妒地说:“丁刚强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把新闻文化厅的好位置坐遍了。”

好心人把这话传给他,丁刚强连连摇头,哭笑不得。

熊文找他谈话,丁刚强明确表示:“一百个不愿意。”

熊文只好请王志清再谈。

丁刚强对王志清说,自己这几年里,做了许多与计划财务处不着边际的工作。每做一项,虽然都达到了党组的要求,但自己没有什么好结果,摘果子的总是别人。这种费力不讨好、拾遗补缺的活儿,总不是正道,不想再干了。

经他这么一说,王志清也觉得有点过意不去。王志清诚恳地说:“搬迁的事牵涉面广,让其他人牵头,我实在不放心。”

丁刚强还是直摇头。
王志清好说歹说,做了一两个小时的工作,希望丁刚强再帮自己顶一次门。他甚至改变平日里不随便表态的风格,许愿过了这一坎,一定向省委郑重地推荐他。

丁刚强拗不过他,只好默认了。
新闻文化厅机关大院的搬迁,基本格局是,厅领导、职能处室全部搬到开发区的新院子去,那里修了全新的宿舍,厅处级干部的标准是160平方米,处级干部120 平方米,大家都乐于往新院子跑,留在老院子里的,是一些二级机构、事业单位的老干部。这里房子相对要小一些,但在市中心,生活比较方便。那些分不到新区房子的,也有个可以自我安慰的理由。

丁刚强和行政处魏广林处长配合得还不错,没有出现大的乱子。忙了四五个月,平平安安地完成了这件大事。王志清才让他回计划财务处。

至于向省委推荐丁刚强提拔一事,他似乎忘记了似的,缄口不谈。丁刚强也不好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