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刚强一脸木然
丁刚强自从钓鱼回来,心里总在琢磨姜草阳的那句话:“有所失就有所得”。他反过来揣摩,就是“有所得便有所失”呀。姜草阳肯定对没有当上“一把手”有想法,不想面对现实,但又无可奈何。
一天下午,江东省委党史委刘主任打来电话,要丁刚强去他那里坐坐,说有要事相商。
丁刚强立马下楼,拦了一辆的士,直往省委机关赶。
党史委是省委的工作部门,刘主任的办公室在第三办公楼四楼。
丁刚强熟门熟路,很快就到了。党史研究可以说是丁刚强的本行,他与刘主任打交道也不是第一次了。
刘主任告诉他,要搞一套有关江东籍老革命家的系列丛书,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拨了专款。刘主任是丛书的编委会负责人,想请丁刚强做这套丛书的总策划。
丁刚强觉得厅里新的头儿刚到,就往外头跑,头儿会有看法,还要落个“捞外快”的名声,委婉地表示不同意。
刘主任是从江东大学历史系教师岗位提拔上来的,做过丁刚强的老师,讲话也不转弯抹角。他说;“刚强,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呀。这是省委颜书记亲自定的,宣传部朱副部长直接抓的。我请朱副部长给王志清同志打个招呼,两个月后,框架全部搞好了,你再回去嘛。”
丁刚强一脸无奈的表情,在老师的面前,他还不敢反驳。
刘主任接着说:“凭我的经验,王志清同志刚到你们那里,这两个月只是谈谈话,摸摸情况。你站开点也好,不卷入是非圈子,或许渔翁得利。”
丁刚强还是一脸木然,没有听出道道来。
刘主任又说:“省里有个研究所,‘一把手’调走后,几位副手都找上级,说自己有办法把研究所的科研搞上去,让效益翻几番,得到群众拥护等。上级干部部门被这几个人找烦了,只好向党组负责人汇报。党组负责人回答很简单:‘查查哪位副职没有四处活动?就让他干。’有位副职当时在国外考察,没有机会找人活动,于是他便渔翁得利,坐上了所长的交椅。”
丁刚强叹了一口气 :“真是世事难料啊。”
刘主任说:“你丁刚强何不学学人家,袖手旁观一次?不当演员当观众嘛。再说,王志清也不知道你是哪个门子的人,通过朱副部长去借调,或许加深了印象,阴差阳错看上了你。”
丁刚强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
刘主任到底神通广大,通过朱副部长给王志清打电话,要借调丁刚强三个月。
王志清还不知道丁刚强何许人也,在电话里为难地对朱副部长说:“我们的干部,一个萝卜一个坑,动不得呀。”
朱副部长态度很坚决,说:“就借3个月嘛!”
王志清只好打着哈哈答应:“好吧,你老朱的指示,不敢违抗呵,借两个月。”
朱副部长也不多说:“先来了再说吧。”
第二天,伍月华便通知丁刚强去党史委开会。这大概是王志清和朱副部长统一了的“口径”:以开会的名义先去,会议后就留下来。个中缘由,操作细节,伍月华肯定不清楚。
丁刚强便以“开会”的名义,一头扎进丛书策划班子,两个月不在厅里露面。
这两个月里,新闻文化厅像开了锅似的,上次民意测验的结果,不知怎么透了出去。那些票数较多的人,以为自己入了围,找老乡、找上级、找同学游说,有的干脆不停地往厅长楼跑,不惜花本钱请客送礼。一时间,机关大院里热闹非凡。
因为提拔干部,新闻文化厅系统包括二级机构上上下下的文人全都开动脑筋钻门道,送礼请客的,改年龄变履历的,一个招儿接着一个招儿。那些沾不着边儿的干部,也进来凑热闹。有人编了顺口溜,很快在机关和各单位传开了。
那顺口溜是这样的:
有想法没有办法,等于零;
有思路没有门路,等于零;
有能耐没有耐心,等于零;
有自尊没有自夸,等于零;
有手艺没有手腕,等于零;
有优点没有打点,等于零;
有关系没有联系,等于零;
有雅量没有酒量,等于零;
有干活没有干爹,等于零;
有舞台没有后台,等于零;
更有一些即将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很快就要“改非”。“改非”以后,处长成了“调研员”。他们酸溜溜地自称是 “拖把干部”。他们的解释很有意思。一曰脑袋是木的,不用想事。二曰有个地方可以挂起来,不愁没有地位。三曰自己很干净,不怕别人指责。四曰一般没有人理,需要打扫卫生的时候可以派上用场。五曰如果需要还可以做家庭成员,为领导们撑撑面子。